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第4部-超越思維

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系列影片

第4部-超越思維

我們畢生都在追求外在的幸福,似乎它是一個物品。我們已經成為自己慾望和渴望的奴隸。幸福不是像一套廉價西裝一樣可以追求或購買的東西。這是幻象、迷失、無盡的形式遊戲。

在佛教傳統中,輪迴,即為無盡的苦難循環,是由對快樂的渴望,和對痛苦的厭惡所維繫的。佛洛伊德稱之為「快樂原則」。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創造快樂。為了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或者去除掉我們不想要的東西。即使是像草履蟲這樣簡單的生物也是如此,這叫做刺激反應 (response to stimulus)。與草履蟲不同,人類有更多的選擇,我們可以自由思考。這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對我們想要的東西的思考已經失控。現代社會的困境在於當我們試圖理解這個世界。我們不是用古老的內在意識,而是用科學的手段和思維量化和限定我們所感知的外部世界。

思想只會導致更多的看法和問題。我們試圖瞭解創造世界和引導世界進程的最內在的力量。但是,我們把這種本質看作是我們自身之外的東西,而不是一種有生命的東西,我們自己本性的固有的東西。著名的精神病學家卡爾·榮格 (Carl Gustav Jung) 曾說過:「向外看的人只是在作夢,向內看的人才是覺醒。」渴望覺醒與快樂這本身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去外在世界尋找幸福,而幸福只能在內在世界中尋得。

「第四部–超越思維」

2010年8月4日在加州塔霍舉行的技術經濟會議上,Google 執行長艾瑞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 提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施密特說,現在我們每兩天創造的訊息量相當於從文明誕生之初到2003年的總和,那是大約 5EB (1EB=1,048,576 TB) 的資料量。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多的思考。地球上也從未有過如此多的動盪。每次我們想到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是不是反而創造了更多的問題?如果這些思想不能帶來更多的幸福,那又有什麼用呢?我們更加幸福了嗎?更平靜了嗎?所有這些思考的結果是更多的歡樂嗎?還是說它把我們孤立起來,切斷了我們與生活中更深層次和更有意義的體驗之間的聯繫。人的所思所作所為必須與自我的存在保持平衡。畢竟,我們人類是一種存在而不是一個機器。

我們想要改變的同時也想要獲得穩定。當我們的思維驅動我們實現感官的穩定、安全和平靜時,我們的內心已經脫離了生命的螺旋和變化的規律。我們以病態的想像見證殺戮、海嘯、地震和戰爭。我們不斷地試圖佔據我們的大腦,讓訊息充斥其中。電視節目從每一個可想像的設備中傳輸而來。遊戲與謎題、文字訊息以及所有可能的瑣事。我們讓自己被層出不窮的新圖像、新訊息以及誘惑和撫慰感官的新途徑所迷惑。當我們的內心反思歸於平靜,內心的聲音會告訴我們,生命中有比我們現在所處的現實更多的意義。我們生活在一個行屍走肉的世界。有無盡的渴望永不滿足。我們在地球上創造了一個四處游蕩的數據漩渦,促使我們進行更多的思考,產生更多想法,例如如何修復世界,如何解決那些因大腦創造而存在的問題。思想造就了我們現在所處的巨大的混亂世界。我們向疾病、敵人和難題開戰。

矛盾之處在於無論你抗拒什麼,它都會一直存在。你越是抗拒 它就變得越強大,就像鍛練肌肉一樣。你實際上是在增強你本想擺脫的東西。那麼除了思想,還有什麼選擇?人類還能使用什麼機制能夠在這個星球上生存?近幾個世紀西方文化一直注重透過思想和分析探索物理世界,而其他古代文化也已經開發出同樣複雜、用於探索內在空間的技術,這使得我們喪失了與內在世界的聯繫,在我們的星球上造成了不平衡。

古代人類「認識自我」的理念已經被渴望體驗形式上的外在世界所取代。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並不是簡單的描述你名片上的內容。在佛教中,你不是你意識的內容。你不僅僅是一個思想或想法的集合。因為在這些思想的背後是目睹這些思想的人。「認識自我」是一個禪意,一個無法言傳的謎題,最終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大腦會精疲力盡,就像一隻追逐自己尾巴的狗。只是自我同一性想要尋找一個答案和目標。「你是誰」這個問題的真相不需要答案,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是由自我的頭腦創造的。你不是你的思想。真理不存在於更多的答案,而存在於更少的問題。正如約瑟夫·坎貝爾 (Joseph John Campbell) 所說:「我不相信人們一直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他們只是更多的在尋找活著的體驗。」

當佛被問到:「你是什麼?」他答曰:「我是覺醒。」覺醒是什麼意思?佛沒有明確回答,因為每個人生活的美好各不相同。但他確實說了一件事:這是痛苦的終結。每一個主流的宗教傳統上都有一個代表覺醒狀態的詞語:天堂、涅槃或解脫。你只需要一個平靜的思維就能實現流動的本性。一旦你的思維平靜下來,其他一切都會隨之發生。內在的能量在平靜中甦醒,而你無須吹灰之力。道家說:「氣隨意識而行。」當一個人平靜下來,他才會聽到植物和動物的智慧、夢中的低語,學習能夠將夢境變為物質形態的微妙機制。在道德經中,這種生活被稱為「為無為」,意為「做和不做」。

佛說的「中庸之道」,就是通往啟蒙之路。亞里士多德描述了黃金分割,在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間狀態就是通往美的路。切忌過猶不及,但也不要因噎廢食。陰陽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吠檀多關於幻象的概念,就是我們沒有體驗到環境本身,而是透過思想體驗到了環境的投影。當然你的思想讓你在某種程度上體驗到振動的世界。但我們內在的平靜並不依賴外在世界的狀況。對獨立於感知主體的外部世界的信仰是科學的基礎,但是我們的感官只是給了我們間接的訊息。我們對這個由大腦創造的物質世界的概念,總是被感官過濾,因此總是不完整的。在所有的感知之下都有一個振動場。擁有「聯覺」(synesthesia)意識的人有時會以不同的方式體驗到這個振動場。有聯覺性的人可以看到聲音的顏色或形狀,或另一種感官具有的關聯屬性。聯覺是指感覺的綜合或混合。脈輪和感覺就像一個棱鏡,過濾了振動的連續體。宇宙萬物都在振動,但速度和頻率不同。

荷魯斯之眼由六個符號組成。每一個都代表一種感官。就像在古老的吠陀體系,思想被認為是一種感覺。隨著身體體驗到感覺,同時也接受到了思想,它們來自同一個振動源。思想只是一種工具、六種感官之一,但我們已經把它提升到如此高的地位,我們認同自己的想法。事實上我們不將思想認作六感之一。這一點很重要。我們沉浸在思想之中,試圖把思想解釋為一種感覺,就像給魚講水一樣。水,何謂水?根據《奧義書》中的解釋,它是眼睛無法看到的,但眼因它而能看見;凡了悟者就知道它是梵天,而非凡人所崇拜的。它是耳朵無法聽到的,但耳因它而能聽見;凡了悟者就知道它是梵天,而非凡人所崇拜的。它是言語無法闡明的,但言語因它而能闡明;凡了悟者就知道它是梵天,而非凡人所崇拜的。它是心智無法思量的,但心因它而能思量;凡了悟者就知道它是梵天,而非凡人所崇拜的。

在過去的十年裡,大腦研究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科學家發現了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這表達了在思想過程中所產生的大腦物理結構的變化的觀點。正如加拿大心理學家唐納德·赫布 (Donald Olding Hebb) 所說,
「一起激發的神經元連在一起」(Cell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當一個人處於持續的注意力集中狀態時,神經元更集中連接在一起,這就意味著你可以指揮自己的現實主觀體驗。字面上講,如果你的思維是恐懼、擔心、焦慮或消極情緒,那麼你的那些思維的連接會更加活躍。如果你引導自己的思維趨向愛、同情、感激和快樂,那麼你就會建立重覆這些體驗的連接。但是如果我們被暴力和痛苦包圍,我們該怎麼做呢?這難道不是一種錯覺或一廂情願的想法嗎?神經可塑性並不意味著你透過積極的思考能夠創造現實這種新時代的概念。它其實與2500年前佛的教誨是一樣的。

內觀禪修或內觀冥想可以被描述為自我定向的神經可塑性。你接受真實的自己、本來的自己。你完全憑感覺體驗、感悟,在振動或具有活力的程度上體驗感悟,不帶任何思維偏見或影響。透過持續關注意識的根本層面,就能創造一種完全不同的對現實的感知神經連接。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本末倒置了。我們不斷讓外在世界的概念塑造我們的神經網路,但是我們內心的平靜不需要依賴於外在的世界。環境不重要,只有我的意識狀態才重要。冥想在梵語中的意思是沒有衡量、沒有比較、沒有改變。你並不試圖想成為別的什麼。你對現狀感到滿意。超越肉體痛苦的方法,就是完全接受它,對它說「是」,所以它變成了你內在的某種東西,而不是你成為了其他東西的一部分。一個人如何能過上這樣一種生活,讓意識不再與其內容相衝突;一個人怎樣才能消除心中的絲絲野心。

必須有一場徹底的意識革命,從外在世界向內在世界的徹底轉變。這不是一場僅靠意志或努力就能帶來的革命。這需要放棄,接受現實的本來面目。基督敞開心扉的形象有力地傳達了這一思想。一個人必須直面所有的痛苦。如果你仍然接受進化的起源,就必須接受一切。這並不意味著你會成為受虐狂。你不是在尋找痛苦。而是當痛苦不可避免的來臨時,你只是接受真實的它,而不是渴望一些其他的真實。夏威夷人一直相信,我們是透過心來學習真理的。心臟和大腦一樣有自己獨特的智慧。埃及人相信心臟是人類智慧的源泉,而非大腦。心臟被認為是靈魂和人性的中心。神透過心來傳達訊息,讓古埃及人知道他們真正的道路所在。這張莎草紙描繪了「稱重心臟」。來生抱著一顆輕鬆愉快的心度過,被認為是一件幸福的事。這意味著你生活得很好。人們在喚醒內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普遍或典型的階段,就是將自己的能量作為宇宙能量去體驗。當你自己去感受這份愛、成為這樣的愛,當你把自己的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連接起來,則萬物歸一。

一個人如何體驗「天體之音」?心如何打開?羅摩納大仙說過:「神與你同在,如同你。你無需費心費力,做到神的實現或者自我實現。那已經是你真實和自然的狀態。放下所有的追求,關注你的內在。把你的思想獻給你自己,照射在你的內心深處。為了使之成為你的生命體驗,自我探索是直達之路。」當你冥想和觀察內在的感覺、內在活力時,你實際上是在觀察變化。隨著能量改變其形式,這種變化的力量產生和消逝。一個人進化或啟蒙的程度,正是一個人適應每一個時刻的能力,或者將不斷變化的人類的環境、痛苦和快樂轉化為極樂的能力。「戰爭與和平」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說:「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但沒人想過要改變他自己。」達爾文說,物種生存最重要的特徵不是力量或智慧,而是適應變化。一個人必須善於適應。

這就是佛教對「無常」的教義。一切都在生,都在滅,都在變。不斷的變化。痛苦的存在就是因為我們依賴於某種特定的形式。在你理解了「無常」後,與你見證的部分所連接,極樂便在心中誕生。歷史上的聖賢和瑜伽信徒,無一例外地講述了在心中出現的神聖結合。無論是《十字架上的聖約翰》這一著作、魯米的詩,或者印度的密宗教義,所有這些不同的教義都試圖表達心靈的微妙神秘。心是濕婆和夏克提的結合。陽性滲透到生命的螺旋,而陰性臣服於改變。目睹,並無條件地接受這一切。為了打開你的心扉,你必須首先讓自己去改變。生活在看似真實的世界裡,與之共舞、與之共事、與之共生、與之共愛,但要知道它是短暫的。最終所有的形式都會溶解和改變。極樂是平靜帶來的能量,它來自於清空所有意識的內容。這種源自平靜的極樂的能量就是意識。一種新的心靈意識。一種與萬物相連的意識。